决定小孩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,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!
浏览量:655 回帖数:10
1楼
小孩从小的教育影响着以后的发展道路,小孩的教育又要身系父母,那么正家庭教育应该是什么呢?来一起看看给父母的八个关键教育指导吧。
身为现代父母,您知道现代小孩该怎样教育吗?很多父母认为,家庭教育就是开发小孩的智力,也就是让小孩从两三岁开始学英语,四五岁学奥数,上学后要请家教、上辅导班,成绩一定要名列前茅,将来一定要上名牌大学。似乎只有这样,父母的教育才算成功,小孩才算成才。实践证明,这是对家庭教育的极大误解,是升学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产生的不良后果。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应该是建筑小孩的人格长城。
试想,如果一个小孩缺少对生命的认知(一遇到挫折就产生轻生的念头),没有梦想的能力(自己将来想做什么都不知道),不懂得保护自己(做了博士生依然被农民拐卖),无法与别人共享(腰缠万贯却不快乐),那么,即使这个小孩门门功课考第一,又能怎么样?
当今,最该改变的是父母,是父母的教育观念。那么,正确的家庭教育应该是什么?是父母应该帮助小孩建造一个良好的人生平台,让小孩有很好的人格修养,懂得做人,懂得成功的真正含义。
小孩从小的教育影响着以后的发展道路,小孩的教育又要身系父母,那么正家庭教育应该是什么呢?来一起看看给父母的八个关键教育指导吧。
身为现代父母,您知道现代小孩该怎样教育吗?很多父母认为,家庭教育就是开发小孩的智力,也就是让小孩从两三岁开始学英语,四五岁学奥数,上学后要请家教、上辅导班,成绩一定要名列前茅,将来一定要上名牌大学。似乎只有这样,父母的教育才算成功,小孩才算成才。实践证明,这是对家庭教育的极大误解,是升学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产生的不良后果。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应该是建筑小孩的人格长城。
试想,如果一个小孩缺少对生命的认知(一遇到挫折就产生轻生的念头),没有梦想的能力(自己将来想做什么都不知道),不懂得保护自己(做了博士生依然被农民拐卖),无法与别人共享(腰缠万贯却不快乐),那么,即使这个小孩门门功课考第一,又能怎么样?
当今,最该改变的是父母,是父母的教育观念。那么,正确的家庭教育应该是什么?是父母应该帮助小孩建造一个良好的人生平台,让小孩有很好的人格修养,懂得做人,懂得成功的真正含义。
签名档
一天一步,三天就是三步。
2017/11/19 12:25:34
2楼
孩子从小的教育影响着以后的发展道路,孩子的教育又要身系父母,那么正家庭教育应该是什么呢?来一起看看给父母的八个关键教育指导吧。
身为现代父母,您知道现代孩子该怎样教育吗?很多父母认为,家庭教育就是开发孩子的智力,也就是让孩子从两三岁开始学英语,四五岁学奥数,上学后要请家教、上辅导班,成绩一定要名列前茅,将来一定要上名牌大学。似乎只有这样,父母的教育才算成功,孩子才算成才。实践证明,这是对家庭教育的极大误解,是升学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产生的不良后果。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应该是建筑孩子的人格长城。
试想,如果一个孩子缺少对生命的认知(一遇到挫折就产生轻生的念头),没有梦想的能力(自己将来想做什么都不知道),不懂得保护自己(做了博士生依然被农民拐卖),无法与别人共享(腰缠万贯却不快乐),那么,即使这个孩子门门功课考第一,又能怎么样?
当今,最该改变的是父母,是父母的教育观念。那么,正确的家庭教育应该是什么?是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建造一个良好的人生平台,让孩子有很好的人格修养,懂得做人,懂得成功的真正含义。
孩子从小的教育影响着以后的发展道路,孩子的教育又要身系父母,那么正家庭教育应该是什么呢?来一起看看给父母的八个关键教育指导吧。
身为现代父母,您知道现代孩子该怎样教育吗?很多父母认为,家庭教育就是开发孩子的智力,也就是让孩子从两三岁开始学英语,四五岁学奥数,上学后要请家教、上辅导班,成绩一定要名列前茅,将来一定要上名牌大学。似乎只有这样,父母的教育才算成功,孩子才算成才。实践证明,这是对家庭教育的极大误解,是升学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产生的不良后果。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应该是建筑孩子的人格长城。
试想,如果一个孩子缺少对生命的认知(一遇到挫折就产生轻生的念头),没有梦想的能力(自己将来想做什么都不知道),不懂得保护自己(做了博士生依然被农民拐卖),无法与别人共享(腰缠万贯却不快乐),那么,即使这个孩子门门功课考第一,又能怎么样?
当今,最该改变的是父母,是父母的教育观念。那么,正确的家庭教育应该是什么?是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建造一个良好的人生平台,让孩子有很好的人格修养,懂得做人,懂得成功的真正含义。
签名档
脱口秀好好玩
2017/11/19 13:41:31
3楼
众所周知,中国的教育是先高难度学习。在欧洲,教育是首先培养人性,培养兴趣,培养素质,基础教育却很简单,到了大学则开始加大难度集中主攻课程,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。
前不久,野生动物园自驾游玩,一个研究生女下车被老虎成咬重伤,这是不遵守规矩带来的后果。
其实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课程没有必要那么难,真正的人才是有素质和有思想,而只有技能的人才并不一定具有人性,以人为本的教育就不应该以分数和难度作为目标,这种教育如同亿万精子精疲力尽的扑向卵子,结果选择牺牲大部分,如同打仗,为了实现占了目的地,牺牲大量士兵甚至全军覆没。
中国古代首先学的是四书五经,诗书礼仪,是对人的教育,日本韩国也有高考,乃至亚洲各国都有,但课程没有那么难,日本从小在课程中就有素质教育胜过基础教育。中国没有开放不要紧,在自己国家还好,一开放就成问题,把自己国家的恶习带到世界各地,如“中国游客扰乱旅游市场”的报道,“中国人争抢国外奶粉”,“中国人在日本乱闯红灯”的报道。大批中国游客在一些旅行社“低团费”的刺激下,涌入各地。中国人在成为持续拉动旅游业复苏主力军的现实背景下,却没有得到外国人的尊重,反而接连发生遭遇不公对待事件。具有礼仪之邦的日本没有说自己是礼仪之邦,而中国却要厚着脸皮说自己是礼仪之邦,而古代中国确实是礼仪之邦。
首先,中国的教育没有把人当做人,而是一种机器或者一种物品的培育,所学的历史不是真正的历史,所学的哲学不是真正的哲学,从而实现洗脑教育,没有思想只会工作,没有道德,没有信仰,自私自利,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力。人说神创造了人。创造真是个技术活。
那么中国教育为什么要设置如此高难度的基础课程留给孩子学习呢,有人说是利益的驱使吗?有人说是对孩子的一场劫难吗?这是不仅是中国教育需要反思的,而是每个人,每个父母需要考虑的,不要随波逐流,不是对人教育,而是首先把人当做人来教育。
德国大学教育理念的哲学基础
康德哲学提出人的教育是为了自主,康德哲学是一切普鲁士改革,包括大学教育改革的思想基础。他认为:“人不应被作为手段,不应被作为一部机器上的齿轮。人是有自我目的的,他是自主、自律、自决、自立的,是由他自己来引导内心,是出于自身的理智并按自身的意义来行动的。”
众所周知,中国的教育是先高难度学习。在欧洲,教育是首先培养人性,培养兴趣,培养素质,基础教育却很简单,到了大学则开始加大难度集中主攻课程,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。
前不久,野生动物园自驾游玩,一个研究生女下车被老虎成咬重伤,这是不遵守规矩带来的后果。
其实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课程没有必要那么难,真正的人才是有素质和有思想,而只有技能的人才并不一定具有人性,以人为本的教育就不应该以分数和难度作为目标,这种教育如同亿万精子精疲力尽的扑向卵子,结果选择牺牲大部分,如同打仗,为了实现占了目的地,牺牲大量士兵甚至全军覆没。
中国古代首先学的是四书五经,诗书礼仪,是对人的教育,日本韩国也有高考,乃至亚洲各国都有,但课程没有那么难,日本从小在课程中就有素质教育胜过基础教育。中国没有开放不要紧,在自己国家还好,一开放就成问题,把自己国家的恶习带到世界各地,如“中国游客扰乱旅游市场”的报道,“中国人争抢国外奶粉”,“中国人在日本乱闯红灯”的报道。大批中国游客在一些旅行社“低团费”的刺激下,涌入各地。中国人在成为持续拉动旅游业复苏主力军的现实背景下,却没有得到外国人的尊重,反而接连发生遭遇不公对待事件。具有礼仪之邦的日本没有说自己是礼仪之邦,而中国却要厚着脸皮说自己是礼仪之邦,而古代中国确实是礼仪之邦。
首先,中国的教育没有把人当做人,而是一种机器或者一种物品的培育,所学的历史不是真正的历史,所学的哲学不是真正的哲学,从而实现洗脑教育,没有思想只会工作,没有道德,没有信仰,自私自利,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力。人说神创造了人。创造真是个技术活。
那么中国教育为什么要设置如此高难度的基础课程留给孩子学习呢,有人说是利益的驱使吗?有人说是对孩子的一场劫难吗?这是不仅是中国教育需要反思的,而是每个人,每个父母需要考虑的,不要随波逐流,不是对人教育,而是首先把人当做人来教育。
德国大学教育理念的哲学基础
康德哲学提出人的教育是为了自主,康德哲学是一切普鲁士改革,包括大学教育改革的思想基础。他认为:“人不应被作为手段,不应被作为一部机器上的齿轮。人是有自我目的的,他是自主、自律、自决、自立的,是由他自己来引导内心,是出于自身的理智并按自身的意义来行动的。”
签名档
不管成功有多么遥不可及,只要你努力的朝它迈出一步,离成功就进一 步。
2017/11/19 16:46:54
5楼
江濡山:中国教育的悲哀与出路
中国的教育体系及教育体制已经严重扭曲和变形,而且这种畸变“非一日之功”。
每每谈及中国教育体制,总令人有一种“撕心裂肺”的感觉,为什么呢?因为“无奈”!坦率地说,中国经济越是快速发展,对外开放力度越大,中国无数为人父母者心里越难受,而且这种难受不是一年、两年,而是一二十年、甚至二三十年,因为从给孩子选幼儿园开始,一直到孩子大学毕业,无数家长总是为孩子的教育成长而揪心操劳,谁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被畸形的教育体制糟践了、被堕落的教育风潮搁浅了,而家长们又无能为力,只能茫然叹息。近几年,很多家长跟我谈起孩子上学时,总是满腹牢骚和埋怨、甚至怨恨。
江濡山:中国教育的悲哀与出路
中国的教育体系及教育体制已经严重扭曲和变形,而且这种畸变“非一日之功”。
每每谈及中国教育体制,总令人有一种“撕心裂肺”的感觉,为什么呢?因为“无奈”!坦率地说,中国经济越是快速发展,对外开放力度越大,中国无数为人父母者心里越难受,而且这种难受不是一年、两年,而是一二十年、甚至二三十年,因为从给孩子选幼儿园开始,一直到孩子大学毕业,无数家长总是为孩子的教育成长而揪心操劳,谁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被畸形的教育体制糟践了、被堕落的教育风潮搁浅了,而家长们又无能为力,只能茫然叹息。近几年,很多家长跟我谈起孩子上学时,总是满腹牢骚和埋怨、甚至怨恨。
2017/11/19 19:54:20
7楼
再回过头来说教育之道,需要回答几个问题。“道生万物”,这是《道德经》中间一句话,教育的目的决定了教育,目的就是道,道生万物,也就是我们教育我们的孩子们到底应该往什么方向走。假如你是一个父母,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什么样的人?你希望整个国家的国民应该是什么样的国民?我们今天所有教育乱象都是因为这个问题没有解决,从来没有一个真正的说法来说清楚中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国民。很多国家是解决了这个问题的,至少部分解决了,我们没有。
中国教育摧残人性:
首先,摧残人的身体健康。作业太多,学生的近视率越来越高,近视程度越来越严重;睡眠严重不足,经常处于身心疲惫状态;体育课不被重视,课外活动基本被取消,学生体质较差,身体活动量稍微大些,就不能承受,军训时学生晕倒很多,很多人不能坚持下来,就是明证。其次,泯灭人的学习兴趣。题海训练,题海作业,让学生成了做题的机器,时间长了,学生厌恶学习,恐惧学习,憎恶书本,远离书本。高考完不少学生,不是焚书毁书,就是将书卖给收废品的人。如此痛恨书本,还奢望学生将来会有什么发展?还能成为什么杰出人才?再次,限制人的自由发展。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任务中,学习时间长,作业量很多,根本没有时间读自己喜欢的书。有些有点读书爱好的,在学校读课外书,被看作不务正业,轻则禁止,重则将书没收。学生的法定假期也被剥夺,大量时间用来补课。虽则有不准占用假期补课的文件,但各个学校的补课没有丝毫收敛的迹象,大概教育行政部门也是暗中支持学校补课的。
再回过头来说教育之道,需要回答几个问题。“道生万物”,这是《道德经》中间一句话,教育的目的决定了教育,目的就是道,道生万物,也就是我们教育我们的孩子们到底应该往什么方向走。假如你是一个父母,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什么样的人?你希望整个国家的国民应该是什么样的国民?我们今天所有教育乱象都是因为这个问题没有解决,从来没有一个真正的说法来说清楚中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国民。很多国家是解决了这个问题的,至少部分解决了,我们没有。
中国教育摧残人性:
首先,摧残人的身体健康。作业太多,学生的近视率越来越高,近视程度越来越严重;睡眠严重不足,经常处于身心疲惫状态;体育课不被重视,课外活动基本被取消,学生体质较差,身体活动量稍微大些,就不能承受,军训时学生晕倒很多,很多人不能坚持下来,就是明证。其次,泯灭人的学习兴趣。题海训练,题海作业,让学生成了做题的机器,时间长了,学生厌恶学习,恐惧学习,憎恶书本,远离书本。高考完不少学生,不是焚书毁书,就是将书卖给收废品的人。如此痛恨书本,还奢望学生将来会有什么发展?还能成为什么杰出人才?再次,限制人的自由发展。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任务中,学习时间长,作业量很多,根本没有时间读自己喜欢的书。有些有点读书爱好的,在学校读课外书,被看作不务正业,轻则禁止,重则将书没收。学生的法定假期也被剥夺,大量时间用来补课。虽则有不准占用假期补课的文件,但各个学校的补课没有丝毫收敛的迹象,大概教育行政部门也是暗中支持学校补课的。
2017/11/19 23:35:36
8楼
首先,摧残人的身体健康。作业太多,学生的近视率越来越高,近视程度越来越严重;睡眠严重不足,经常处于身心疲惫状态;体育课不被重视,课外活动基本被取消,学生体质较差,身体活动量稍微大些,就不能承受,军训时学生晕倒很多,很多人不能坚持下来,就是明证。
其次,泯灭人的学习兴趣。题海训练,题海作业,让学生成了做题的机器,时间长了,学生厌恶学习,恐惧学习,憎恶书本,远离书本。高考完不少学生,不是焚书毁书,就是将书卖给收废品的人。如此痛恨书本,还奢望学生将来会有什么发展?还能成为什么杰出人才?
再次,限制人的自由发展。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任务中,学习时间长,作业量很多,根本没有时间读自己喜欢的书。有些有点读书爱好的,在学校读课外书,被看作不务正业,轻则禁止,重则将书没收。学生的法定假期也被剥夺,大量时间用来补课。虽则有不准占用假期补课的文件,但各个学校的补课没有丝毫收敛的迹象,大概教育行政部门也是暗中支持学校补课的。
还有,学校基本没有育人的功效。不做最基本的做人教育、没有言传身教的公民教育,思想道德教育,让学生不知所为,无所适从,十多年的学校学习生活,学生没有确立基本的道德观、价值观、人生观,一走入社会,马上被社会不良风气所同化,甚至追逐社会不正之风,作出有损社会公德、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事情。当然,社会风气不转变,仅靠学校教育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,进行良好的道德实践,也不太现实;可是,我们的学校教育,就没有为学生做一个文明的现代人打下宽广厚实的基础。
本来,在人的一生中,中小学生活本应是很让人愉快幸福的,可现在变得让人痛苦痛恨。原因就在于,中国的教育,从教师到家长,从学校到教育行政部门,全都是为分数而战,一切为了分数,为了一切分数。分数是有了,但没有了人格品行,没有了思想,没有了诚信,没有了道,中华民族还会有什么希望和前途?
首先,摧残人的身体健康。作业太多,学生的近视率越来越高,近视程度越来越严重;睡眠严重不足,经常处于身心疲惫状态;体育课不被重视,课外活动基本被取消,学生体质较差,身体活动量稍微大些,就不能承受,军训时学生晕倒很多,很多人不能坚持下来,就是明证。
其次,泯灭人的学习兴趣。题海训练,题海作业,让学生成了做题的机器,时间长了,学生厌恶学习,恐惧学习,憎恶书本,远离书本。高考完不少学生,不是焚书毁书,就是将书卖给收废品的人。如此痛恨书本,还奢望学生将来会有什么发展?还能成为什么杰出人才?
再次,限制人的自由发展。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任务中,学习时间长,作业量很多,根本没有时间读自己喜欢的书。有些有点读书爱好的,在学校读课外书,被看作不务正业,轻则禁止,重则将书没收。学生的法定假期也被剥夺,大量时间用来补课。虽则有不准占用假期补课的文件,但各个学校的补课没有丝毫收敛的迹象,大概教育行政部门也是暗中支持学校补课的。
还有,学校基本没有育人的功效。不做最基本的做人教育、没有言传身教的公民教育,思想道德教育,让学生不知所为,无所适从,十多年的学校学习生活,学生没有确立基本的道德观、价值观、人生观,一走入社会,马上被社会不良风气所同化,甚至追逐社会不正之风,作出有损社会公德、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事情。当然,社会风气不转变,仅靠学校教育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,进行良好的道德实践,也不太现实;可是,我们的学校教育,就没有为学生做一个文明的现代人打下宽广厚实的基础。
本来,在人的一生中,中小学生活本应是很让人愉快幸福的,可现在变得让人痛苦痛恨。原因就在于,中国的教育,从教师到家长,从学校到教育行政部门,全都是为分数而战,一切为了分数,为了一切分数。分数是有了,但没有了人格品行,没有了思想,没有了诚信,没有了道,中华民族还会有什么希望和前途?
2017/11/20 1:50:59
9楼
人格品德教育要行重于知
孔子的一句“入则孝,出则悌,谨而信,泛爱众而亲仁,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”的话后,我才顿时恍然大悟:原来学习并不是最重要的,比学习更重要的还有许多我们需要学会做的事,而首当其冲排在第一位的,便是怎样做人。
孔子对学生说:孝敬是最先的,出门尊重师长,为人谦虚而诚信,爱身边之人,亲近有仁德的人,生活中做人原则是才最大的智慧。在古人看来,明白道理和为人的基础上,才再谈学习知识技能
人格品德是情商中最本质的部分
在孩子的人格养成期间,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教育,长大以后,骄横或者说谎的习惯可能演变为诈欺、虚伪狡诈,弄虚作假或许变成投机取巧或骗取贪恋别人财物的罪犯。即使具备才能,人格的歪曲与败坏的风气也会带来巨大的危害,古代圣贤教育孩子没有棒喝打骂,只是作譬喻,耐心地和孩子一再说明道理,让孩子重视自我的尊严,启发孩子的思考本性
做人其实也是一门学问,其中包括道德、礼仪等等。而我们中小学生除了要做好道德、礼仪方面的学习之外,还要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有所提高。一个人,就算学习再好,但却不能自己照顾自己的话,那么就算他四肢健全,也是一个废人。所以我们从小要帮爸爸妈妈分担一些家务,比如拖拖地,擦擦桌子,洗洗碗等,不要过多的让爸爸妈妈帮你干一些事情,要先自己学着试探性的先做,实在不会的话再让爸爸妈妈来帮忙,老师不能让学生喜欢学习只会让学生讨厌学习?因为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习
人格品德教育要行重于知
孔子的一句“入则孝,出则悌,谨而信,泛爱众而亲仁,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”的话后,我才顿时恍然大悟:原来学习并不是最重要的,比学习更重要的还有许多我们需要学会做的事,而首当其冲排在第一位的,便是怎样做人。
孔子对学生说:孝敬是最先的,出门尊重师长,为人谦虚而诚信,爱身边之人,亲近有仁德的人,生活中做人原则是才最大的智慧。在古人看来,明白道理和为人的基础上,才再谈学习知识技能
人格品德是情商中最本质的部分
在孩子的人格养成期间,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教育,长大以后,骄横或者说谎的习惯可能演变为诈欺、虚伪狡诈,弄虚作假或许变成投机取巧或骗取贪恋别人财物的罪犯。即使具备才能,人格的歪曲与败坏的风气也会带来巨大的危害,古代圣贤教育孩子没有棒喝打骂,只是作譬喻,耐心地和孩子一再说明道理,让孩子重视自我的尊严,启发孩子的思考本性
做人其实也是一门学问,其中包括道德、礼仪等等。而我们中小学生除了要做好道德、礼仪方面的学习之外,还要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有所提高。一个人,就算学习再好,但却不能自己照顾自己的话,那么就算他四肢健全,也是一个废人。所以我们从小要帮爸爸妈妈分担一些家务,比如拖拖地,擦擦桌子,洗洗碗等,不要过多的让爸爸妈妈帮你干一些事情,要先自己学着试探性的先做,实在不会的话再让爸爸妈妈来帮忙,老师不能让学生喜欢学习只会让学生讨厌学习?因为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习
2017/11/20 3:44:34
10楼
形式主义
在中国,特别是教育界,如果要把一项活动的成果展示出来,最简捷最流行最拿手的一招就是进行各种声势浩大的比赛或者评比。举行一些比赛或者评比,如果能做到适当的话,倒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教育方法。但问题是,任何好东西一到我们中国就会变味。比赛、评比就是这样,时下已经用的太多太滥,而且还一路高奏凯歌向着形式主义的顶峰进军,其肆虐疯狂的劲头着实让人心惊胆战。
广泛的“教育”的概念,不仅仅是读书与学习的问题
比如说,有扶老人被讹了的,那么再有这种情况时候家长就会教育小孩说不要再扶。
中国的家长和教育者已经习惯了扼杀孩子们的想象力,思想性,认为那是“不学无术”,认为那是有可能“输在起跑线”上的征兆,并且,我们的教育体制似乎也不鼓励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和思想的启示,而是注重于分数的强调和出人头地的灌输。在如此逼仄的环境中,如果能有孩子产生让人惊讶的想象力,恐怕也会被教育者认为是“怪物”吧?中国的教育重理论不重实践,哀哉!!
人常说:一个人没有知识是次品,身体不好是残品,品德不好是危险品或渣品(垃圾品)。不具道德的人才更可怕。可见,作为一个人,这三样哪样也不能够缺,但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道德行为了。因为纵使一个人有很渊博的知识,很强壮的体魄,但如果德行败坏,那他只会给国家社会带来更大的危害。
形式主义
在中国,特别是教育界,如果要把一项活动的成果展示出来,最简捷最流行最拿手的一招就是进行各种声势浩大的比赛或者评比。举行一些比赛或者评比,如果能做到适当的话,倒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教育方法。但问题是,任何好东西一到我们中国就会变味。比赛、评比就是这样,时下已经用的太多太滥,而且还一路高奏凯歌向着形式主义的顶峰进军,其肆虐疯狂的劲头着实让人心惊胆战。
广泛的“教育”的概念,不仅仅是读书与学习的问题
比如说,有扶老人被讹了的,那么再有这种情况时候家长就会教育小孩说不要再扶。
中国的家长和教育者已经习惯了扼杀孩子们的想象力,思想性,认为那是“不学无术”,认为那是有可能“输在起跑线”上的征兆,并且,我们的教育体制似乎也不鼓励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和思想的启示,而是注重于分数的强调和出人头地的灌输。在如此逼仄的环境中,如果能有孩子产生让人惊讶的想象力,恐怕也会被教育者认为是“怪物”吧?中国的教育重理论不重实践,哀哉!!
人常说:一个人没有知识是次品,身体不好是残品,品德不好是危险品或渣品(垃圾品)。不具道德的人才更可怕。可见,作为一个人,这三样哪样也不能够缺,但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道德行为了。因为纵使一个人有很渊博的知识,很强壮的体魄,但如果德行败坏,那他只会给国家社会带来更大的危害。
2017/11/20 6:05:53